/ 魔幻人像攝影 /
2021科幻原型|線上座談 & 工作坊
作為2021《憂生學-眾生塔》裝置展的前期文本工作,本次「座談 & 工作坊」將以科幻原型的概念,探究人與機械、資訊與監控之間的關係及其樣態。
---
.
《憂生學》為創作者葛昌惠原創之科幻故事(原名Limbo),一個預設50年後的台灣社會,當時人們以基因改造與外部機械裝置擴展人類的肉體極限,但在資源匱乏與高壓統治的環境下,窮人開始武裝反抗,而在此時發生了富人孩童被暴力剪耳的事件,社會輿論四起,關於基改與資訊監控的討論不斷延燒,社會開始逐漸分裂⋯⋯
*《憂生學》故事請參考:https://www.zinphoto.net/limbo
---
2021科幻原型|線上座談|
科幻社會中的基因、階級與生存
2021.08.14 19:30-21:00
在充滿天災、戰爭與生化武器的未來世界,人類對於基因改造與外部機械裝置,將會採與何種態度?
而若有一天你有機會經由基改變成超能人類,你願意嗎?
本座談邀請文化評論、哲學、心理學的藝術工作者,一同討論基因改造「天擇人擇」的抉擇,也針對故事中肢能輔助器資訊傳輸的安全問題,進行討論與解析。
---
.
線上座談資訊
講題|科幻社會中的基因、階級與生存
講者|吳牧青、黃頌竹、宋佳倫
時間|2021.08.14 19:30-21:00
報名|https://forms.gle/UX1i3rpQEKYWL7SG7
*線上會議網址將於講座前一日寄與報名者。
關於講者|
吳牧青,評論人
前中年焦慮夾層世代生長的頭號文化恐怖分子,擅長各式文化政治行動的突襲、爆破、拆解、反制與滲透。
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畢,後於藝文界的身份定位不明並始終處於液態流動的狀態,過去曾有文化評論、策展人、記者、音樂節企劃、社會運動人士、DJ等狀態,現為「遠房親戚實驗室」成員,並持續開發新的行為角色可能,看似作為一名文化液態駭客指日可待。目前居住與工作地為台北。近期作品「有我在」,則企圖透過理性的藝術探討科學的不理性。
黃頌竹,社會學者
中正大學哲學系博士,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,《現代草民哲學讀本》作者之一,鳴人堂烙哲學專欄作者之一,《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哲學課》審訂人。專長為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理學,特別以自主性、理由論等領域為主,對政治哲學中的國家正當性、平等、分配正義等議題略有涉獵。
宋佳倫(十夜)輔仁大學心理所碩士
1983年出生的印尼新二代,母親歷經對華暴亂後來到台灣,雖然只去過3次印尼,卻認為族群衝突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影響,長大後投入社運,曾經以素人身分參選過市議員,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和大家聊聊,分享一些對族群、屠殺的經驗給大家。
---
2021科幻原型|敘事文本工作坊|
2021.08.21 14:00-1700
在未來的世界,我們的身體將會有什麼怎樣的新面貌?
而當時的科技與政治環境,又將如何與人類相磨合,在環伺基因改造與資訊監控的未來社會,人類又將如何口述自己對於生活的想像?
本工作坊以原創之《憂生學》故事為藍本,以「科幻原型diegetic prototype」的推測方法為主軸,試圖建立一套科幻專屬的敘事脈絡模式(Narrative context),來創作未來世界的設定與世界觀。
從科幻架構介紹、科幻原型定義、範例與方法,系統性的帶領學員認識科幻敘事文本中的元素,並透過團體討論、自由書寫、即興拼貼等,進行人類未來的身體想像,創作屬於自己的《憂生學》原創角色人型。
---
.
敘事文本工作坊資訊
講者|葛昌惠
時間|2021.08.21 14:00-17:00
地點|Z棚 (台北市中山區吉林路299巷9號B1)
報名|https://forms.gle/4gDPScM6mL2fMTeD8
*本次工作坊之施教內容為創作教育之學術研究,學員於開始與結束時將填寫不記名之學習問卷,進行中將有攝影與錄音。
*若因疫情限制不得實體參與,線上網址將於工作坊前一日寄與報名者。
關於講者|
葛昌惠,生於1982年。學經歷背景橫跨戲劇與設計,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,
研究領域為VR多面向敘事與科幻原型。早年參與劇團設計,並融合現場音樂與錄像裝置,進行跨領域展演。
長期關注於生態保育、能源污染等議題,近年與生物基因議題結合,持續對人為未來的樣貌,進行研究與創作發表。
---
展覽預告
憂生學-眾生塔|葛昌惠
展期|2021.10.8 - 11.26
地點|台灣數位藝術中心
《憂生學-眾生塔》延續《憂生學》科幻故事的世界觀,以科幻原型的推測方法展開研究,在科技、社會、人物與道德邊界下,試圖建立科幻創作的敘事模式,開發未來世界的樣貌與社會脈絡。本計劃前期透過座談與工作坊,進行科幻藝術教育的實驗與研究,試圖提出科幻創作的方法理論建議。
計劃受Kirby提出的diegetic prototype科幻原型概念所啟發,該理論為透過科技的人工製成品,藉由角色使用它們的模式與心態認知,塑造出未來世界獨有的科幻面向。在《憂生學》中,當時對人類基因改造的禁制已解除,智力與能力提升的新人類快速地撼動這個社會,而人民裝設的肢能輔助器(Limbo),則作為政府高壓監管的統治策略。本作品中基改人類與肢能輔助器為兩大核心原型,而此正可對應富人與窮人面對惡劣環境的生存解法。在故事中貧富差距懸殊,生活型態的差異擴大成了衝突,接連發生的超人類孩童剪耳事件,讓社會的輿論達到巔峰,人們不斷地討論基因改造與環境生存的問題。在人類的潛能和智力是由天選而定的時候,雖然上下階級無法打破,但所有的肉體機能皆為不可控制,繁衍後代之時,這樣的「天擇」機制讓人類存有了眾生平等的幻象,如今當人類能代執神之手,是否會有無可挽回的災厄。而在社會熱烈討論之時,第三起剪耳事件發生了。
《憂生學-眾生塔》以《憂生學》故事的時空背景,設定貧富不等的40個民眾,對於剪耳事件的看法,由新聞、訪談畫面與獨白構成。這些人民年齡、性別不等,因貧富與智力的差距,對於自身期待的訴說也不同。而在那個世界中的云云眾生,是否正遙望著我們,看著人類一步一步地走往極端的邊界。
---
展覽主辦|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
講座工作坊主辦|葛昌惠
*本計劃由文化部、台北市文化局贊助支持
---